为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生物与珊瑚礁系统的兴趣,增强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3月6日至3月13日,海洋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海洋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按计划、分批次前往威海市高区山大实验学校开展海洋文化进小学活动,进行主题二“海底小纵队——珊瑚礁里的动物邻居”的授课,开展了3期教学课堂。

活动前期,志愿者充分备课,收集了关于珊瑚礁生物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准备了手工材料供学生们动手实践,致力于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海洋知识。活动期间,志愿者先通过播放珊瑚礁科普动画视频让学生们简单了解珊瑚礁的种类、形状以及生长环境,再通过课件展示珊瑚礁中的代表动物,如珊瑚虫、章鱼、清洁虾等,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以及珊瑚虫建造珊瑚礁的过程、章鱼的伪装技能和清洁虾的“扫把”作用。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课程中还设置了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用粘土和卡纸制作“珊瑚礁模型”,同时加入角色扮演游戏环节,为每种海洋生物设计对应的自我介绍。学生们通过台词设计,表演了海洋生物在珊瑚礁中的生活场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珊瑚礁动物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认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活动后期,志愿者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珊瑚礁被破坏后海洋生物的生活去向,激发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爱护海洋环境,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海洋文化进小学主题二系列活动的举办,通过趣味导入、知识讲解、动手实践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授课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海洋生物的热爱与环保意识。从2024年5月7日至今,海洋文化进小学系列活动已开展39期课程。接下来,志愿者还将陆续开展六个主题、18期授课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海洋的奥秘,为海洋环境保护贡献青年力量。
文/陆晓霏、李秀峰 图/海洋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审核/周守玉 来源/海洋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